中国法院新闻讯(宋玉霞)2016年10月13日下午7点,临近下班时间,昌吉市法院信访办来了15名追要工资的年轻人。
他们诉称:今年3月至9月,这15名年轻人为昌吉某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朱某工作,但是一直未收到工资,朱某累计拖欠工资达5万余元。9月,他们向昌吉劳动监察大队举报,劳动监察介入后,朱某和15名员工进行了结算,并向他们出具了欠条,承诺10月10日偿还。
但此后,朱某电话关机,玩起了失踪。15名员工在这一个月内一边干活,一边到处寻找朱某,费了不少功夫。10月13日下午,员工终于把躲债的朱某找到,拉到了法院。在法院,朱某认可欠债事实,但是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。为解决15名员工的后顾之忧,昌吉市法院立即启动诉前调解程序,当场立案,就地调解,立即确认,到晚上10时,15名员工就拿上了昌吉市人民法院的诉前调解书和确认裁定书。
看着忙碌了一天的法官,15名年轻人感叹道:“谢谢法官,为我们的事情这么辛苦,诉前调解程序真是好,2个小时就解决了我们的难题,而且还不收取诉讼费,谢谢你们”。
诉前调解是昌吉市法院推进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,由法院法官担任诉前调解人员,就有条件进行调解的案件,在诉前进行调解或确认。
截止目前,该院诉前调解程序已经成功调解案件300余件,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中国法院新闻网责任编辑:亓淦玉 |